你的位置:长沙夹汇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> 新闻动态 >
地处河北沧州南部的桑园镇,是吴桥县城所在地,1952年之前附庸于山东德州统率。本组图片拍摄者为日本战地记者奥园,拍摄时间为1938年至1941年间。
桑园沦一火
1937年10月3日, 桑园镇被日军侵占。图为桑园城门前的作战工事,日本东谈主架着机枪正在告诫。此时,德州还莫得沦一火。
南运河
1941年7月,行驶在南运河上的鬼子蒸轮船,后头用很粗的麻绳拖着一条大木船。这是日本东谈主的水崇高动商店,沿运河统共向南兜销低价货品,用以笼络东谈主心。
水车
从南运河的船上向对岸远望,高高的堤岸上唯惟一头孤零零的老牛拉着水车,在“吱吱扭扭”的声息中,一圈圈不厌其烦地打着转。
庶民
这是另一种汲水样式,两个须眉濒临面站在河岸边,手抓拴着水斗的绳索正皆心合力将河水送到高处。岸上站着好多庶民,他们不是看汲水,而是看河上日本东谈主的蒸轮船。
辘轳
运河畔上,又名须眉正在用手摇辘轳从河中取水。所使用的器具相配苟简,一个木架子,一只辘轳,一只木桶。
灌溉
须眉将打上来的水倒入水槽中,水便沿着导流槽成功流到需要灌溉的庄稼地里去了。
锄地
距离运河不远的一块菜地里,又名戴着笠帽的农夫正在用锄头去除地里的杂草。由此可知,这是是距离桑园城不远的场所。
墟落
在一个小墟落里,又名须眉站在门外的矮墙边,正在整理一些竹枝,这些是制作竹扫把的材料。
扎扫帚
当年,扎扫帚是这个村子庶民的主要副业,统统依靠手工。图为又名须眉坐在地上,正在扎一只很大的竹扫帚。
器具
须眉脚边放着两把用来捆扎扫把的铁丝,以前莫得老虎钳,是用双脚的力量将铁丝扎紧。贯注看他双脚蹬着的器具。
作坊
那时,扎扫帚统统是一种家庭作坊式地制作样式,经常是一家老少皆上阵。
称重
又名须眉正在用杆秤给竹扫把称重,以前的扫把是按分量卖的吗?在他死后的墙体上,贴着“肥田粉”的告白,讲明那时的东谈主们照旧驱动使用化学肥料了。
运输
成捆的扫把堆放在路边,先用马车拉到运河畔上,然后再用运输船运往天津一线。
联庄会
正在田间考查的联庄会队员。联庄会当先是为了留意匪患而开垦的民间武装,由各村的护村队集结而成。桑园沦一火之后,这个组织被汉奸所把控, 将锋芒瞄准了抗日武装力量,成了日伪的帮凶。
队员
扛着红缨枪的又名联庄会成员,身上戴着肚兜,传说不错使我方刀枪不入。
武器
联庄会所装备的武器都是一些冷刀兵,主如若红缨枪和大刀片。刀鞘上写着“佛法魁伟”以确保安全,不错说瑕瑜常的愚昧。
合影
一张让东谈主五味杂陈的合影照,镜头里东谈主物繁密,几个日本兵和汉奸头子坐在正中间,周围是联庄会的成员和好多小孩子,几个伪军站在边缘的位置。